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露德知音】2024EP4.一枝筆翻轉大眾眼中的愛滋感染者/藥癮者-愛滋/藥癮的媒體識讀|羅毓嘉 作家、王立柔 自由撰稿人

【露德知音】2024EP4.一枝筆翻轉大眾眼中的愛滋感染者/藥癮者-愛滋/藥癮的媒體識讀|羅毓嘉 作家、王立柔 自由撰稿人

Taiwan Lourdes 台灣露德協會 · 【露德知音】2024EP4.一枝筆翻轉大眾眼中的愛滋感染者/藥癮者-愛滋/藥癮的媒體識讀|羅毓嘉 作家、王立柔 自由撰稿人

「這個世界從來不鼓勵人們坦然,世界鼓勵人們羞恥,而羞恥正是防疫最大的漏洞。」-羅毓嘉。《從 negative 到 positive

「握有傳播力量的人隨手一筆就可以嘲弄、歧視的對象,也是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王立柔。《男師真相》序

在邀請本集來賓時,製作團隊深深地被這兩句話所打動,因此邀請到兩位來賓來露德知音做這一次的對談。

愛滋汙名使愛滋感染者遭受到社會隔離、就業、經濟困境等問題,甚至在面對汙名引發的輿論造成的壓力,也會產生沮喪、焦慮、孤獨、低自尊及較差的醫療遵從。因此了解可能影響大眾對愛滋烙印的因素並朝去烙印、去汙名的路上邁進是刻不容緩的。-陳宏梅、史曉寧(2010)。愛滋的污名烙印。

本集想探討媒體的力量:媒體作為第四權,在監督政府政策執行、打開社會對話上有其責任。愛滋感染者及藥癮者在媒體中的形象,經常與「生活混亂」、「作奸犯科」、「復仇天使」等負面標籤連結。讀者在觀看這些資訊時該如何建立自己的觀點,而不一昧地被帶風向呢?這些對愛滋感染者汙名的烙印又是怎麼印上的呢?

他們筆下的愛滋及藥癮

毓嘉分享自己對於愛滋相關的書寫,是從他2008年認識的第一個愛滋感染者朋友開始的,將兩三個相似的故事合併在一起,以報導文學的方式作為一種倡議行動,不僅是用文字陪伴了愛滋、藥癮的社群,也讓大眾更看見愛滋及藥癮議題。
而今年是受到愛知識的邀請,有計畫地依據感染時序從1999年到2022年約訪六位在不同時間區段感染的愛滋感染者,可以感覺到時代的演進,藥物在進步,吃的藥到現在一天只要一顆,而且副作用越來越手,還有「U=U」(測不到愛滋病毒等於無法透過性行為傳染)的科學實證。到現在2022的感染者想的不再是能不能繼續活下去,而是擔心會不會交不到男朋友。主持人大米也補充道:「其實即便是現在感染愛滋病毒的朋友,若對愛滋不夠了解,仍然會陷入對於死亡的恐慌。」因此傳遞愛滋正確知識的相關報導很重要。

而立柔相對於毓嘉是陪伴著愛滋與藥癮社群的角色,則是從觀察者的角度理解議題,通常是為了要討論政策,所以會去採訪當事人的生命故事。
藥癮相關報導的起源,是在《報導者》任職時,與同事葉瑜娟一開始想做監獄的專題(葉瑜娟、王立柔。(2016)《歡迎歸隊!那些坐過牢的人》),不過發現監獄中關的大宗是毒品犯,因而產生對於藥癮議題的興趣,展開後來2016年藥癮的報導。在報導中採用醫療觀點,看到其實藥癮需要的是治療而不是懲罰,也回應當時毒品醫療前置化的政策。(葉瑜娟、王立柔。《毒品成癮是一種慢性病(上)──她陪著他看完每一次門診》《毒品成癮是一種慢性病(下)──人的意志力不會永遠滿檔》

而愛滋的報導,是在2018年討論牙醫拒診(《拒絕恐慌,而非拒絕病患:我的門診不怕愛滋病毒帶原者》)以及HIV條例第21條(《當法律落後科學時,HIV條例「傳染愛滋罰款」究竟保護了誰?》)的兩篇,與藥癮報導沒有因果關係。

過去報導中的愛滋感染者與藥癮者

毓嘉對於農安街當時的報導印象深刻,當時的報導把HIV感染者就是淫亂的的印象再現,呈現散落一地的保險套,而每次再有破獲毒趴的新聞出現十時就會再次加深成癮物質、淫亂的標籤與HIV的連結及汙名。對於當時19歲的自己,造成了享樂上的壓力,也更督促自己要使用保險套。
毓嘉督促自己在寫作時,呈現出的不是一個統計數字、一個歷年制的表格,而能呈現出作為一個人的立體性,如何因應並突破困境。

立柔也呼應毓嘉提到的農安街事件報導(雖然立柔本人當時年幼沒有記憶,但是翻閱資料後),點出蘋果日報用圖畫去重現現場,例如當時很多人近乎全裸遮下體的畫面,強化人對於事件的失序感。其實這樣的報導只留下強烈的效果在閱聽人心中,並沒有幫助理解更多知識。
立柔也引用權促會秘書長林宜慧的研究〈2008年台灣愛滋新聞報導精要分析〉,呈現2008年當時的新聞,會把愛滋跟許多社會事件掛勾,不管愛滋與新聞本身到底有沒有關係,當報導中出現錯誤訊息時,也沒有加以澄清。而另外藥癮者通常是被代言的,例如警方的描述,而轉述的過程有時就會被放大扭曲。(徐美苓、熊培伶、賴若函、吳姿嫺、施馨堯。〈是減害還是加害?愛滋新聞論述中的毒癮者框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1期,2011。
在立柔進行報導時,他也認為讓當事人的聲音出來是重要的,而現代在找到當事人已經多了許多工具。


在報導時的掙扎

立柔觀察到,社會地位會影響受訪者的自信,採訪社會中的邊緣角色時,經常會擔心自己講得不好、不夠;相對的學者專家對自己的言論很有信心。擔心自己在寫作時有盲點,但是當把許多特質都去掉之後又無法在文章中看出這個人的樣子。

毓嘉也有相同的擔心,擔心當事人被認出來,因此他會使用一些同志的情境去包裝,例如實際上是專門約出來訪談,但是在文章中是呈現在一個嘈雜的酒吧。在最開始寫的時候,會使用華麗的詞藻,想讓人看見這篇文章,但是到現在資訊流通,因此更常完整呈現當事人的話語,並描述說話時的表情或情緒狀態。

大米回覆到自己在錄露德知音時,也常常會擔心在來賓分享生命故事之餘,是不是也要兼到衛教宣導的作用,傳遞出去的資訊想要更有價值。

媒體識讀是什麼呢?

根據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媒體素養(英文:Media Literacy)的定義是指能了解媒體訊息內容,思辨媒體再現與反思閱聽人的意義,分析媒體組織,影響與近用媒體等五大核心能力。

白話來說,在任何資訊進到腦海裡先懷疑、查證,這就是媒體識讀的第一步。在閱聽人閱讀時,要先認知到媒體在報導時,絕對有自己的角度,不可能完全的客觀,而這個角度是不可避免且必要的,也是這個角度才驅使閱聽人對議題進行討論,不過閱聽人要做的是判斷這樣的角度合不合理,這正是媒體識讀的能力。

回顧猴痘首例死亡的標題,怎麼下最好呢?

猴痘首例死亡的案例,在愛滋社群也掀起一番討論,把猴痘感染死亡與愛滋連結,是不是又再一次對愛滋汙名了?
我們邀請兩位來賓來回顧以下當初的標題,來剖析這些標題有什麼效果。

我們找出以下四個標題

  • 國內首例猴痘死亡醫提醒有性生活要做愛滋篩檢|生活-中央社
  • 國內現首例猴痘死亡個案30多歲男驗出愛滋感染-Rti央廣
  • 國內首例本土猴痘死亡 30多歲男免疫低下且延誤就醫-公視新聞網 PNN
  • 國內出現首例猴痘(Mpox)重症死亡個案,呼籲符合Mpox疫苗接種條件民眾,及早完成2劑疫苗接種,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疾管署

我們發現到在M痘死亡的個案最後卻要去驗愛滋的前後矛盾,會造成閱聽人的困惑,不懂為什麼A疾病死亡但是要做B疾病的篩檢。公視及疾管署的下標中,提到「延誤就醫」或鼓勵接種M痘在標題的邏輯上比較順暢也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連結。

也在最後給愛滋及藥癮社群,可以在閱讀報導時,可以多看一些報導,當看到汙名的報導時,就可以回憶還有很多很好的報導,那些汙名的報導並不是全部。
作為陪伴者,毓嘉也說他朋友需要的時候他都會在,
而露德、露德知音也是這樣的角色。在朋友需要的時候,會在這裡接住大家。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