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當C型肝炎遇上HIV

發佈日期:2011/04/26

為什麼HIV感染者都要檢查C型肝炎?


不論台灣或全球,C型肝炎都是HIV感染者常見的合併感染問題。C型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毒(HCV)引起,會長期存活在肝臟細胞中,就像HIV是一種慢性感染。HCV和HIV的傳染途徑完全相同,都是透過性行為、共用針具等方式傳染,所以HIV感染者有HCV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在台灣,因性行為傳染的HIV感染者,大約10%有C型肝炎,而因HIV靜脈藥癮者,則有高達99%以上同時也有C型肝炎。

C型肝炎本身會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當HIV加入戰局時,出現肝臟問題的可能更加提高,服用雞尾酒療法藥物發生肝臟副作用的機率也會增加,還會加速C型肝炎的病程。

 

如果我有HIV又檢驗出C型肝炎,我的HIV感染會變得很麻煩嗎?


HIV和HCV是互相作惡的『難兄難弟』病毒,國外研究顯示,HCV會阻礙免疫系統之重建、延後CD4細胞的復原時間,可能讓HIV病程加快。有HIV+HCV的感染者,愛滋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只有HIV感染但沒有HCV患者的三倍多,所幸不管HIV感染者有沒有HCV,服用雞尾酒療法治療HIV的效果並無不同。

有鑑於此,目前歐洲和美國的HIV治療指引都建議,有合併C型肝炎的HIV感染者,即使CD4>350,仍應優先考慮開始HIV的治療。



如果我有HIV又檢驗出C型肝炎,我的肝臟會變得怎麼樣?


在非HIV感染者當中,慢性C型肝炎患者約有20%未來會出現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等嚴重肝病,一般從感染到出現嚴重肝病需15-20年。HIV感染者有C型肝炎時,會加快C型肝炎相關之慢性肝病發展速度,國外報告平均快3倍,也就是可能只需6年就可以發生嚴重肝病。

HIV雖然可怕,至少有藥可醫,嚴重肝病則是很難治療、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經常令群醫束手無策,往往要肝臟移植才能救活,然而肝臟來源稀少,遇上HIV器官移植失敗率也高,要能成功地肝臟移植談何容易。。
 

C型肝炎的基本評估有哪些?


由於C型肝炎在發展為肝硬化之前幾乎不會有任何症狀,所以不能光憑患者自己的感覺,必須使用一些檢查工具來評估嚴重程度。不論是否為HIV感染者,以下這三項檢查都是最基本、最必要的,且至少每隔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肝功能指數、肝腫瘤指數、腹部超音波。
 

什麼是肝功能指數?


肝臟很重要,舉凡合成蛋白質、解毒、血液凝固、脂肪消化,功能包羅萬象。因此,抽血可以檢驗的肝功能項目多達十餘種。一般所說,也是最常檢驗的『肝功能指數』其實是『肝受傷指數』,用來評估肝臟是否遭受病毒破壞,或遭受藥物傷害。

這樣的『肝受傷指數』有兩項―GOT和GPT,比較新的名稱是AST和ALT,都代表一樣的項目,指的是肝臟細胞的酵素。正常時候,這些酵素應該乖乖待在肝細胞裡面,只有少數老死的肝細胞會釋放出酵素到血液中,從檢驗中發現。正常值應該是每毫升35-40單位以下。

什麼是肝腫瘤指數?

肝腫瘤指數,又叫『甲型胎兒蛋白』(alfa-fetoprotein, 簡稱AFP),是肝癌分泌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大約三分之二的肝癌患者,甲型胎兒蛋白會升高,因此已經列為B肝和C肝患者的例行檢驗項目。

特別要強調的是,『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癌,絕大部分的肝癌患者診斷肝癌時,肝功能指數是完全正常的。


腹部超音波要看什麼?

醫生會在右上腹、左上腹塗一些涼涼的膠狀物,然後用可以發射超音波的探頭,在塗膠的部位滑動,觀察肝臟、脾臟、腎臟等器官的外觀。就C型肝炎來說,腹部超音波檢查的重點當然是肝臟,看肝臟的表面是否平順?如果凹凸不平有顆粒狀,就表示有肝硬化;如果看到0.5-1公分以上的陰影或白點,就可能是肝腫瘤或肝癌。


為什麼要檢查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病毒量?

C型肝炎病毒有6種基因型(第1型到第6型),其中第1型最多,在台灣,第1型佔了所有C型肝炎病毒的50%,其次是第2型和第3型。由於干擾素治療C型肝炎的效果在基因型第1型最差,只有30-40%的治療效果;而非基因型第1型的治療效果,則可高達60-80%,所以瞭解C型肝炎是哪一種基因型,是相當重要的治療參考。

C型肝炎的病毒量,也是治療是否會有效的預測因子。較低的C肝病毒量(低於每毫升80萬copies RNA),治療成功機率較高。

因此在評估HIV+HCV感染者是否做干擾素治療前,我們會檢驗患者C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病毒量。這目前是台大醫院的研究計畫,可提供免費檢驗。
 

羅一鈞醫師授權轉載 98.10.21 原文網址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