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感染者的B型與C型肝炎

發佈日期:2011/04/26

肝炎病毒的類型與傳染途徑

肝炎病毒計有A、B、C、D、E、G五種類型,其中A型及E型肝炎以飲食、唾液為傳染途徑;B、C、D型肝炎以血液、體液為傳染途徑;D型肝炎則一定要在B型肝炎帶原病患身上才會發生;G型肝炎以血液、體液為傳染途徑,但因近年發現病毒型態不同,已不將其歸為肝炎。

 

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比較

B型肝炎與C型肝炎病毒不會經由飲食傳染,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觸也不會互相傳染。但是,接觸患者血液及體液(如性行為或輸血)、母子間垂直感染、共用針頭、針扎、紋身、穿耳洞、共用指甲刀、牙刷、刮鬍刀、針灸等…均是可能的傳染途徑。平均約30%的病人會發展成肝硬化,而每年約有3%的肝硬化患者惡化為肝癌。

 

B型與C型肝炎相關之併發症

B型肝炎與C型肝炎會出現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嚴重的併發症。

急性肝炎常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倦怠、黃疸、腹水、水腫、體重減輕等症狀。肝硬化則有肝病變、肝昏迷、腹水、黃膽水腫、胃腸出血等症狀。

 

肝炎病毒與HIV病毒

肝炎病毒與HIV病毒具有相同的感染途徑,因此感染者有很高的比例合併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盛行率與感染途徑有關,歐美國家以共用針頭的靜脈注射為主,台灣則以母子垂直感染與性行為為主。

 

愛滋病毒與肝炎病毒的合併感染

在西方國家,HIV感染者合併C型肝炎的比率高達45%;而HIV合併B型肝炎感染的盛行率則約6~10%。根據台大醫院約三年前的研究統計,台灣地區HIV感染者合併C型肝炎的比率約為10%,而合併B型肝炎感染則約20%。但近兩年因靜脈注射而感染愛滋的人數遽增,這些毒品使用者大都同時感染HIV與C型肝炎。因此,台灣HIV感染者合併C型肝炎的比率應是遠高於上述之統計。 

HIV病毒感染者合併感染肝炎病毒時,發生肝炎及肝硬化的機會較高。慢性B型或C型肝炎病毒感染後,HIV感染的病程演進也較為快速。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的併發症,約需至少30~40年,而HIV感染者肝硬化只需要5~6年。當雞尾酒治療大幅地延長感染者的存活時,慢性肝炎所造成的併發症勢必越來越被重視。

 

慢性B型和C型肝炎的治療

目前國內上市使用的B型肝炎病毒治療是lamivudine(干安能)及adefovir。藥物使用方便,鮮少副作用。但是,使用者的B型肝炎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的機會很高,長期使用後,病患出現抗藥性,繼而復發B型肝炎之比例高達50%以上。標準B型肝炎疫苗為第0、1及第6個月共施打三劑,一般可提供85%的保護力。B型肝炎疫苗在HIV感染者的使用上,能出現B型肝炎抗體的機會約為20~40%,與免疫狀態(CD4 T淋巴球數)有關。

治療C型肝炎的藥物是干擾素加Ribavirin,治療費用昂貴。雖然,在治療後其血清中GPT值恢復正常、且血中及肝內的C型肝炎病毒測不到的成功患者,其演變成肝硬化及肝癌的機率明顯降低,但是,到目前為止,仍未有預防C型肝炎的疫苗。 

 

編按:露德協會於7月中旬邀請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盛望徽醫師蒞臨演講,針對「HIV病患的B型與C型肝炎」此一主題玆將內容摘要如上。

【整理者:施夙真/督導暨心理師】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