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找到真愛系列講座—愛自己,與自己和解」 講座實錄-賴佩霞

發佈日期:2018/06/28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投射給這個世界

罪惡感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重要投射。我們對某部分自己的鄙視、對不好、不滿意的自己指責,其實是我們在歧視自己,我們在助長這糟糕的念頭不斷產生。

 

自我覺察的學習

自我覺察的學習,是需要在一個滋養的環境,需要友善朋友的陪伴以及支持系統。我們才有辦法靜下來,檢視我們對自己的批判,是合理的嗎?才能思索這不切實際的批判,是否來自於自己過高的期待。

 

沒有尊重就沒有愛

愛自己這件事,靠自己是做不來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支持系統,如家庭、朋友、諮商老師,或是一個成長工作坊或團體。因為我們需要典範、榜樣,在足夠的信賴支持下,感受人文的價值,才有可能重新組合過去烙下的傷痕,才能看見自己的盲點。才能重新釐清愛自己是什麼,而不是被扭曲的愛。

 

動態靜心可以釋放身心的毒素

HIV與癌症都是一樣的,都只是一種疾病。

身體部分,就交給你能夠信任的專業人員。而心理部分,是我們自己可以著手的。

 靜心,可以逮到我們自己所有當下負面思考的狀態,幫助我們看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動態靜心,是一個可以排除我們身體的毒素與釋放負向情緒的管道。當情緒被釋放的當下,我們就有空間來思考,我要繼續自己習慣的行為模式,還是我可以有新的選擇,給自己一條新的路。

 

創造自己的快樂指數

如果我們是不快樂的人,生病就剛好給我們一個不快樂的正當理由。生病,除了一開始的驚嚇外,其他的都跟一般人一樣,我們都有人際需求、家人關係困擾、感覺自己是孤單的。頭腦的思維是一種習慣,常常想著日子很難過,常常覺得自己很孤單,卻讓我們常常都不在當下。而此刻當下,我們都沒有問題的。

這是思維的習慣,我們到底在頭腦注入了什麼聲音,而讓我們無趣的過日子。人生無趣,常在成長過程就瀰漫在空氣中的,於是,我們無意識的成為理所當然。靜心,可以讓我們看見自己在做什麼。一旦看見,我們就能夠有選擇,就有機會創造自己的快樂指數。

 

挑戰的勇氣

任何事情都可以拿來自卑,而不是只有愛滋。很多時候,我們不敢面對挑戰,所以就告訴自己:「算了算了。」親密關係,本來就充滿挑戰,本來就需要冒險,但有些人怕麻煩,所以就告訴自己:「放棄吧。」而事實是,我們只是我們自己念頭的受害者。

所以,我們需要正向思考的朋友。我們需要把思維放在如何讓自己去做有趣的事情。我們自己的自發性,如何長出來,是我們腦袋的想法,跟生病無關。

身體生病,我們可以豁達地交給醫生,接受專業治療。但精神生病,卻是比較難的。只有透過靜心,去看看自己習慣性的選擇思維,究竟帶著自己往哪去。

 

心甘情願的美

年長的朋友,常常會因為身體的退化,感覺自己越活越回去,對生活也就越來越沒有希望感。如何保持心境,去享受自己的生活呢?「心甘情願」是一帖良藥。

我們以前都只看見自己與別人的「心不甘、情不願」,無論是在工作、在家裡、在關係、在生活中。而我們是否願意打開心靈的另一隻眼,去看看別人、看看父母、感情情人、看看自己,有哪些心甘情願的時刻呢?

就像我們的身體,一直心甘情願的陪著我們。而我們有沒有看見這生命的美呢?

與最親近家人相處的習慣與系統模式,常常會進入無意識的狀態。我們也常常因為愛他們,而在相處中有著許多的期待與未被滿足的情緒。而我們總是期待著對方改變,卻忘了問問自己,我到底有沒有想要改變。如果真心想要改變,舊系統就會慢慢瓦解,新系統才會開始。

我們需要有一雙眼睛去看,去觀察對方的心甘情願的片刻,去感受這片刻的感動,我們才能更有意識的去珍惜親子關係、感情關係、以及自己的身體。

過去行不通的習慣就放下吧,用我們的智慧,為自己的生活注入一些幽默,來改變彼此之間的關係,只要我們願意,所有美好與親密都是需要經營的。

 

小露特派員藍元亨整理報導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