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五屆健康生命大會-知I相伴,健康自在 實錄

發佈日期:2018/08/30

日期:2018年8月13日(一)

時間:上午9:30~11:30 下午13:30~16:00

講師:部立桃園醫院感染科醫師陳正斌(上午)

場地:老鍋農莊(下午DIY體驗)

實錄整理:實習生/陳亭涵、鄒馨慧

 

專題分享:愛滋預防與自我照顧

陳醫師首先解釋精神作用物質的不同種類,可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中樞神經抑制劑、大麻類藥物、解離型藥物,使用後這些物質會作用於腦部,令人產生愉悅的感受,退藥後則會產生各種反向的副作,並提高耐受性。陳醫師特別提醒,有些治療HIV的藥物會和精神作用物質產生交互作用,建議有使用精神作用物質的朋友們,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個管師,以便醫師在開立處方時,能藥物交互作用而降低治療藥物的療效。

目前戒除精神作用物質成癮的方法中,強調減少傷害的觀點,其中包含:除罪化、替代療法。除罪化是指不以刑法處罰藥癮者,重罰供應者,針對藥癮者以其他的輔導措施、生活重建來改善藥癮者對物質的依賴,而替代療法則像是用美沙冬治療海洛英毒癮的方式等。過去面對藥癮只強調懲罰,卻將藥癮者隔離於社會之外,反而讓藥癮者在社會賦歸方面非常困難,導致他們只能繼續依賴物質。在冰島社會實驗中發現,當人們能從社群、活動中獲得充分的連結與滿足,人們便會減少對物質的依賴,因此應該減少的是接觸用藥的機會,而不是隔絕所有用藥的人們,因為,愛的相反不是恨,是冷漠。

此外,陳醫師也介紹了PEP及PrEP的差異,與它們是如何作用於人體的。PrEP是暴露前預防性 投藥,目前有每天服用及計畫性服藥(2+1+1)兩種方法,陳醫師也詳細闡述計畫性服藥的彈性調整,如第一次性行為已經服用2+1+1,若第二次性行為間隔天數小於七天,只要性行為前2-24小時內服用一顆藥物,事後的48小時內,每24小時個服一顆藥物即可,但如果超過七天則要重新計算。PEP是暴露後預防性投藥,性行為後72小時之內立即服用,並使用一個月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

 

米粉絲牽羈絆and搗麻糬搗出健康的自己

下午前進新竹的休閒農莊,進行米食DIY體驗,包含草仔粿、紅龜粿、客家麻糬與新竹米粉。活動先從草仔粿與紅龜粿開始進行,在揉糯米糰的部分就遇到了困難,有位參與的朋友手受傷,但以前有揉麵團的經驗,熱心地協助其他不會的朋友們,一隻手受傷了但還能用另外一隻手來幫忙揉糯米糰,真的是很厲害也很溫暖。

接下來是客家麻糬,一個人負責翻糯米糰另一個人負責搗,一般人其實很快就會累了,但在朋友之中有幾個家裡是做饅頭相關的,做這些農特產品很得心應手,就會聽到「我來~不是這樣的我幫你、要這樣做、我來!」的聲音穿梭在咚咚咚的搗麻糬聲中。

最後做的是新竹米粉,把一整片的米粉順著米粉絲,一條一條的撕開整理好,然後捲起來鋪平放在竹簍裡,再拿去烘乾。

 

 

在這樣的體驗活動中,朋友們都充分的展現了他們的真性情,除了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在這之中發揮所長去協助他人、關心彼此的狀況,充分感受到朋友們的熱情與善良,相信大家一定有得到滿滿的收穫,與適度的放鬆身心。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