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摘要】圓桌討論一:愛滋組織的發展與蛻變

發佈日期:2018/03/28

時間: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15:30-16:30

地點: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第五大樓5211教室 (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主持/回應人:王念慈 (大好工作室負責人,露德協會理事)

協同主持人:徐森杰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祕書長)

 

與談人:(按姓氏筆劃列序)

李妙儀 (財團法人台北市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宜慧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袐書長)

柯乃熒 (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秘書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教授)

施盈宜 (社團法人台灣世界快樂聯盟社工組長)

楊婕妤(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秘書長)

 

-------------------------------------------------------------------------------------------------

 

主持人為大好工作室負責人,同時也是本會理事王念慈邀請與談人進行二個主題的介紹:首先介紹自己團體歷史及現況,如何因應目前的現況及策略;其次分享組織對反歧視的看法及解決方式。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

 

1. 本會工作二大方向:權益維護及促進,幫助愛滋感染者權益上的維護,主要工作方式為個案工作;促進即各種教育事宜,如校園,另還有議題的倡議,會因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對話,也有各種主張及倡議的方向。議題即為從個案工作中去產出,進行倡議,甚至是到法律及政策事宜。

2. 未來發展的展望及方向:老化的部分,早期愛滋的確診即面臨死亡議題,但現在醫療的進步,就開始有些老化議題,即為長照議題的思考,即需要長照的一線工作者。目前長照系統如何讓感染者有所適用,有其難度在,如何系統性的處理、如何與長照人員進行對話,雖然已進行多年,但還是有努力的空間。根本的問題,例如醫事人員對愛滋的態度,如何透過影響力更高的人去介入,目前多數醫事人員是可以接受感染者,如果醫事人員成為表率,未來我想各領域的接受度也會相對上的提高。

3. 歧視問題,是一直會存在的問題,不管如何做,都會在的,即使法如何規定或社會約定成俗的,都是無可免的狀況,只是要如何去預防發生事宜。

 

台北巿愛滋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妙儀

所屬團體為基督教團體,在1999年成立,從預防到收容,目前主要以收容為主,有鑑於許多單位在做教育宣導,協會在教宣部份的比重上就減少。目前預防業務目前主要放在疑似愛滋寶寶。

在安置收容服務上,有許多已發病的住民。而18歲以下(含愛滋寶寶)因人數少,採混合的方式進行,這也是體現不歧視的處遇方式。

個案的部分,有較多是已發病,以30-50歲為主,也有少數70多歲,發病的狀況與CDC的公告是相符的。目前個案多數因其他疾病而死亡,因此進行慢性病養護的是重要的議題。實務上的困難主要在難以轉介和後續長照規劃。

個別化的需求,如復健,在管理上較有問題。專業人力到位上的困難,在於募款不足,人力較為吃緊。我們曾進行安養中心的轉介,去電時常發現機構推拖,希望我們找衛生局或社會局等等。地方單位不清楚相關規定,補助辦法也未明,安養服務成為是一條困難又必走的路。

 

台灣愛之希望協會秘書長及創辦人柯乃熒

本會前身為希望工作坊南部工作室。

當初協會成立請藝人Janet代言活動時,表示與友人出遊時才知朋友是感染者,感觸很深,表示感染者有可能就是你我的朋友或是學生,原來HIV離我們這麼近。

服務愛滋的同時,同時也在去污名化,我們的服務就是在人的服務及基本需求的服務。去歧視,就是與歧視站在一起。去歧視就是面對它,戰勝它。

 

台灣世界快樂聯盟社工組長施盈宜

本會執行長為張麗玉老師,因老師之前在台大都從事愛滋領域,後來也在屏東時投入此服務。2008年去除會名之中”愛滋”二個字。本會服務主要在藥癮及監所訪視。衛教宣導、安置中心也都有。目前一般藥癮與愛滋藥癮是安置在一起的。對安置的個案,晚上會安排相關課程,也有社區的服務。

針對個案的老化及發病,照顧的重點在個案的健康議題、穩定就醫及服藥,此外,規律的生活及營養的補給也是重要的。此外,藥癮及監所個案還有回歸社會的議題。

就歧視的議題,我們在收實習生時也會看到實習生的害怕,害怕接觸住民。透過我們的引導,實習生在與住民的相處過程中,減少自己的擔心,很多實習生後來都表示,原先的擔心及害怕是不必要的。

 

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

呼應柯老師用服務去反歧視,才能與歧視共融的精神。我們很多時候還沒準備好面對特定問題就不得不去面對,而面對是一個勇氣

 

台灣關愛之家協會祕書長楊婕妤

透過影片,介紹關愛31年的發展,因為有張維,才有草根組織的開始。楊婕妤祕書長回應台灣露德協會徐森杰祕書長:「對的事就是要走下去,即使面對很多的聲音」連部份護理人員都擔心愛滋,何況是一般人。

講到恐懼,連面對協會服務的小朋友,很多民眾也是害怕的。這些小朋友多數都是外籍移工的小朋友,但因協會的服務性質,民眾有很多的擔心及害怕。就學/就業上的問題,期待安養上,未來可以有人可以出來協助。期待未來五年,可以改善現況問題

 

 

王念慈結語:在二、三十年前,感染HIV如同宣判死刑。對感染者而言,不是怕死,是怕孤獨,怕大家的眼光。走過這些年,歧視還是原地踏步。一個人走,走得快;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的更遠。期許大家一起陪伴愛滋感染者朋友走更久遠的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