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建立一個陪伴愛滋社群的聲音資料庫——專訪露德知音節目主持人林瓊美

2017/12/01 ,

評論

潘柏翰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潘柏翰
潘柏翰

潘柏翰

重度閱讀和寫字的人,喜歡的運動是重訓,想培養的興趣是攝影。關注多元性別與高齡領域,目前任職於媒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能將露德知音節目與實體電台結合,讓普羅大眾更容易聽到與認識愛滋,不管開車、在家拖地、在工地工作都能輕易的接近愛滋話題,有一天大家會習慣愛滋話題就像日常生活一樣自然!」這是身為節目主持人的林瓊美持續努力,也是未來前進的目標。

【測驗】你對愛滋(HIV/AIDS)的瞭解到底有多少?

朋友,就像泰戈爾的詩中說的,請勇往直前,一路上有野花為你綻放,露德知音就在你身旁。

只要你每個星期二晚上瀏覽露德協會的網站,點選網路直播的網址,就可以聽到主持人林瓊美(暱稱大米)以這句話揭開節目的序幕。

一次在街頭與高中同學的巧遇,結下了與愛滋的緣分

一直以來都是廣播主持人的大米,原先對愛滋議題並沒有接觸或了解。直到有一天在台北路上巧遇了自己的高中同學-現為露德協會秘書長的徐森杰-問起了大米有沒有興趣結合廣播專業和愛滋議題,結下了大米與「露德知音」網路廣播電台的緣分,而這一結就是七年的時間持續到現在,在每個星期二晚上的網路直播,陪伴了無數名的聽眾朋友。

大米表示一開始聽到森杰提議要製作廣播電台的第一時間便覺得很適合,原因在於廣播能夠給人陪伴的感覺,加上以聲音的形式來傳達訊息,「不用露臉」這項特色讓大米邀請了無數位感染者上節目分享他們從感染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藉由談話分享的方式,大米認為這使得露德知音能夠與感染者朋友們建立信任感。

聽起來是毫無懸念地答應自己高中同學邀約的大米,也曾遇過身旁的友人對愛滋充滿迷思。大米分享最深刻一次的經驗是:某天晚上她剛結束露德知音,在捷運站的月台遇見了以前的同事。這名同事年紀很輕,也曾在美國留學,但在兩人聊天的過程中得知大米正在主持一個關懷愛滋議題的廣播電台時,同事發出了驚呼說:「什麼?你跟感染者坐在同一個錄音間裡面嗎?」大米表示她至今無法忘記這名前同事臉上當時驚恐的表情,不過她也從這次的經驗反思:這說不定就是某些人們在無預警的情形下,面對愛滋所展現的真實態度。

轉型為網路直播,提供了最即時的陪伴

萬事起頭難,露德知音節目一開始是以預錄的形式播出,受訪者在哪裡,大米就到哪裡採訪。後來露德協會運用辦公室的空間打造了一個空間陽春,但基本設備都有的廣播錄音室。三年前節目轉型為網路直播,大米說她相當珍惜這個機會。「我會相當珍惜的原因是,如果不是直播的方式,這跟聽有聲書或CD沒有什麼兩樣。直播能夠讓主持人與來賓、聽眾處在同一個時間線,提供即時的陪伴。」搭配著網路直播,聽眾也可以在節目直播時在即時聊天室與主持人和來賓互動,大米說這除了讓作為主持人的她比較能感受到聽眾的回饋,對還無法在台灣社會輕易現身的感染者們,一樣也是個很自在表達感受的管道。

露德知音節目會在網路直播過後,將節目剪輯成精選放上雲端空間供聽眾重複收聽。瀏覽在雲端空間的精選節目錄音,會發現這個節目經常邀請愛滋感染者和醫生。對於前者,大米表示每每邀請感染者上節目分享心路歷程,總是令人感動不已。大米說感染者經常在感染後沒多久,會開始自我放棄和將愛滋的污名烙印在身上,這總是令她感到心疼。但是,當感染者長出力量站起來時,大米認為這些重新再出發的經驗能夠透過節目傳遞給其他可能還沒重新站起來的朋友們。

不過大米表示也很希望能夠邀請感染者上節目吐吐苦水,分享狀況較差的那一面。她說:

有機會的話,也希望在節目上能讓聽眾知道確實感染者也有很辛苦的一面。你就是有可能遇到這麼糟的情形,但這也都是事實。適時地抒發也是一種自我療癒,不見得節目上都要傳遞正面力量。我希望能夠讓感染者用最舒服且自在的方式聊這些事。

當醫師卸下白袍,走進錄音間

{6450494A-A869-42C5-B861-59373DE19D44}_5
Photo Credit: 露德協會
露德知音節目主持人大米於2015年榮獲防疫績優獎

邀請醫師上節目則是回應感染者的需求。感染者關心如何自我照護,或是可能會有其他疾病共生的問題,大米就會視情形安排相關科別的醫師上節目與聽眾交流互動。大米說:「醫師在診間和錄音間與感染者朋友的互動確實不一樣。」大米也分享了她的觀察,認為醫師卸下白袍後比較像是朋友的立場在叮嚀感染者,背後都是一種「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態。另外也有感染科醫師來上節目時揭露自己罹患糖尿病的經驗,當感染科醫師自己在診間遭受另一個醫師質疑是不是沒有積極照顧身體時,因而回頭思考愛滋感染者要維持自我健康,其實是多麽不容易的一件事。

令大米印象深刻的感染者則有許多,其中一位便是七年前一開始做節目時遇到的女性感染者。這名女性感染者七年前處在剛得知感染的驚嚇狀態,七年後重新再上露德知音分享她的心路歷程。不但早已脫離剛感染時的狀態,她也獲得家人的支持,並且重新拾回與人發展親密關係的勇氣。大米說若沒有這名女性感染者的提醒,她都不記得這節目已經持續做了七年之久,在無數個星期二晚上陪伴了許多的感染者。縱使網路直播時參與線上互動的聽眾有時不那麼多,大米表示下了節目之後,會有認識的感染者朋友傳訊來為她加油打氣,甚至是感謝她今天邀請來的來賓。

習慣愛滋話題就像日常生活一樣自然

訪談接近尾聲時,我詢問已經陪伴了感染者朋友們七年的大米,希望未來的台灣社會怎麼樣對待感染者。大米思索了一會後回答:「我既不是做防疫、也不是社工,還是回到作為一個廣播人的身份,廣播訓練大家的就是靜下心來傾聽。」大米表示希望未來生活在台灣的人們都能夠將心比心,「當你有一天生病時,你希望別人怎麼看待你,這個答案也等同你如何看待感染者」。她認為用愈多的價值觀或道德立場看待愛滋,對感染者或是國家防疫其實都不見得有幫助。

若能將露德知音節目與實體電台結合,讓普羅大眾更容易聽到與認識愛滋,不管開車、在家拖地、在工地工作都能輕易的接近愛滋話題,有一天大家會習慣愛滋話題就像日常生活一樣自然!

這是身為節目主持人的她持續努力,也是未來前進的目標。

banner4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為什麼要在世界愛滋日談勞動環境?關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2017世界愛滋日:

2017年聯合國世界愛滋日的主題為「健康即是權利」,並將愛滋防治與其聯合永續發展目標扣連在一起,強調愛滋議題與勞動條件、性別平等等公共議題密不可分。而在台灣,近幾年也有數個關心愛滋議題的組織以不同的方式為愛滋感染者去污名,為的是營造一個零歧視的社會環境。自首名本土的愛滋感者在台灣出現至今已31年,我們帶領讀者回顧這中間愛滋感染者的社會處境有什麼變化,為愛滋平權倡議的路上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