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愛滋造橋師】林啟銘/社會教育暨理念推廣專員 NO.022

轉眼五年,回想當初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勉強進入愛滋領域服務,那時的自己對於愛滋病和愛滋感染者存在著莫大恐懼,甚至在面對第一位個案時,還曾胡亂說了許多可能會傷害他的話。然而,也就是與感染者相遇後,突然驚覺愛滋病和愛滋感染者不若心中所想,並在互動中累積了許多相互關懷的美好經驗。或許是和每位感染者相處時,總能被他們的生命經歷觸動,因此非常希望將這份感動分享出去,鬆動人們心中對愛滋或愛滋感染者的既定印象,有朝一日,也成為在生活中以行動關懷並友善愛滋的人。

常被問到「欸,社會教育專員到底在做什麼?」我總笑著回答「這真的是個困難的問題。」在這個崗位上,除了透過教育思維設計教案傳遞愛滋新知、正確的性健康知識,還得結合行銷思惟兜售愛滋議題。你沒聽錯,的確是行銷二字,比起一般販售的實體商品,我們兜售的是一個議題、知識,乃至於行為或是態度。我們不需要民眾花錢,而是希望民眾留點時間聆聽愛滋感染者的生命故事、學習疾病預防的概念。說到底,社福領域除助人專業,也需要擁有教育、行銷思維的人才來實踐軟性的愛滋倡議。

換個說法,我也很喜歡描述自己的工作像是一位造橋師傅,努力地為愛滋感染者和民眾造一座橋,感染者自在地分享生命故事,民眾則是透過沿路所見所聞,開始對愛滋感到好奇,一步步靠近感染者與其產生連結。然而,這座橋該怎麼建造?每個人與愛滋連結的橋都是獨一無二,比起單純在台上講述新知或是發放文宣,造橋前最需要了解聽眾心中原有的愛滋橋的狀況,是一座早已過時殘破不堪的橋樑,還是一座幾近全新但細部卻稍顯不足的橋樑?透過理解每個聽眾在愛滋議題上的立基點後,再嘗試為其補上所需的零件,使其在這座與愛滋感染者相遇地橋上更平穩自在。這就是我的工作。

比起一板一眼的教育,我更喜歡透過遊戲傳遞愛滋知識;比起走上街頭抗爭,我更喜歡有溫度的社會對話。或許過程中極為耗費人力、時間,但五年來的堅持,看著學生們漸漸地對愛滋議題產生興趣,開始在生活中運用個人專業分享愛滋知識時,心中不免更加珍惜每次與大眾對話的機會。

我,不僅是一位社會教育專員、努力兜售愛滋議題的商人,更是一位幫愛滋感染者和社會大眾造橋的師傅!

林啟銘/社會教育暨理念推廣專員

回到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