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特派員小藍/報導)
2019年『國人愛滋認知調查』網路問卷調查發現,民眾對疾病的知識不足,不僅加深誤解,錯誤觀念也恐成防疫的漏洞。為提升民眾對愛滋病的正確認知,台灣愛滋病學會、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與11個非政府組織首度合作,共同推出全台首款愛滋聯名公益月曆,以及舉辦愛滋公益月曆聯合勸募活動,攜手消弭歧視,打造疾病平權社會。
而調查也發現,民眾對愛滋傳染途徑與風險、愛滋病感染者與愛滋治療存在錯誤刻板印象。僅2成民眾有做過愛滋篩檢,更有7成5民眾認為自己不需要。愛滋傳染不只有單一途徑,只要有過性行為者至少篩檢一次,持續有高風險性行為者建議3~6個月篩檢一次。
(延伸閱讀: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實用的愛滋知識特輯 )
愛滋預防新趨勢:「以治療為預防」
研究證實:穩定治療並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U=U) 愛滋感染等同慢性病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以治療為預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 TasP)和診斷立即治療為目前的愛滋防疫趨勢,不但對感染者的健康有幫助,也有助整體的防疫。國際多個大型研究、追蹤數萬次相異伴侶間的無套性行為證實,在穩定治療下,當感染者維持血液中病毒量測不到6個月以上,就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愛滋病毒,即是所謂的「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也就是U = U(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洪健清理事長指出,經穩定治療,有良好的控制,感染者的健康以及壽命與常人無異。因此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進一步提出了第四個90的目標,即為「90%病毒獲得抑制的感染者可以有良好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希望幫助提升感染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