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癌症知能與愛滋共病」工作坊實錄

發佈日期:2018/06/28

在實務工作中,我們常會發現感染朋友合併有癌症的情況,我們可以如何提供適切的協助?癌症跟HIV之間的交互影響如何?我們特別邀請胥愛璽醫師跟李閏華社工師來跟我們分享他們的服務經驗,讓我們一同來學習、交流。

 

HIV and Cancers  胥愛璽醫師

感染者有較高風險罹患癌症嗎?

感染者罹患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高於同年紀的未感染者(如:肛門癌)

 

腫瘤科常見術語

Complete response(CR)

完全緩解(完全消失):股隨內漿細胞的數量小於5%,且其他組織得癌腫瘤(骨髓瘤)消失,持續至少四週。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

臨床完全緩解(肉眼已看不見)

Partial response(PR)

部分緩解:癌腫瘤縮小50%以上,骨髓漿細胞的數量減少50%以上,且原本異常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減少超過50%並維持至少六週以上的時間。

 

HIV病毒與肛門癌

發病率:(2012 NCCN Anal Cancer Data)

每年有6230例肛門癌的案例,女人:3980  男人:2250

風險因素

(1)95%與HPV(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有關連,最常見的病毒性傳播疾病

(2)高風險HPV型態:HPV-16,HPV-18

(3)由於肛門癌和HPV密且相關,HPV和HIV是透過性行為傳播的病毒,因此HIV感染者比非感染者更常出現肛門癌。

即使現今的藥物能維持感染者的健康,但仍不能輕忽癌症的侵襲。尤其是HIV與肛門癌產生的共病議題。

 

癌症的服務處遇、陪伴服務及安寧療護/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李閏華

思考

(1)人的生命價值,該如何衡量?

(2)癌症末期的病人,還有權利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嗎?

(3)要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義又有尊嚴呢?

 

癌症經驗的社會心理任務

診斷:建立個人和醫療系統間的連繫網絡,以提供情緒、實質及社會支持。

治療初期:了解治療計畫,告知家人治療需求和提供病人支持。

治療影響:將治療時產生的身體需求融入個人與家庭生活。如:治療的副作用。

治療晚期:調整治療遺留的身體損害和心理壓力。

回復日常/恐懼復發:建立新的自我概念和正向的自我形象;統整價值觀、人生目標和優先順序的改變。

疾病進展:調適復發後的罪惡感和自責感,解決再次開始治療的實質問題。

研究治療:解決家庭與團隊間不同的治療決定;準備治療可能的失敗,做合理的決定,保持必要的希望。

疾病末期:維持有意義、有品質的生活,面對存在與靈性的議題。

 

喪親

由於時代的進步及人權的提升,使得傳統及現代的醫療哲學觀點有所差異。但不論何種觀點,最重要的是,當事人的健康為主。

傳統醫療哲學:醫病、救命

現代醫療哲學:醫人、生活品質

 

『安寧療護』定義(WHO.2002)

為病人罹患威脅生命的疾病,而且治療性治療會導致他們更大傷害時,所提供的整體、積極之照顧。此時給予病人疼痛控制及其他症狀的緩解,再加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及靈性層面之照顧更為重要。

安寧療護對象

(1)罹患癌症末期的病人

(2)末期運動神經元疾病(如:漸凍人)

(3)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疾病、其他大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之末期及病。

 

安寧療護服務方式

(1)安寧住院療護

(2)安寧共同照護

(3)安寧居家療護

(4)社區安寧療護

(5)安寧療護門診

 

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態度-人性化的愛與關懷

慈悲:對任何遭遇痛苦的可能和需要,皆實際持續去幫助的決心。

孤獨與連結:過去、現在和未來/放手、捨得的工夫

 

希望:是從過去經驗裡迎向未來,向前邁進的可能性。

 

不管是健康的人,生病的人,都有權利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尊嚴、有價值。但更需要的是,親人能夠陪伴在身旁,度過這樣艱難的關卡。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