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養,調節,復元|耀愛家屬團體 | 活動實錄

發佈日期:2023/08/21

撰寫者:志工 加加 
編修者:游仁佑 社工

 

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愛(徐森杰 秘書長)

 

上午的課程森杰帶領家屬從介紹露德歷史開始,認識家屬團體的起源,以及持續至今的目的在於可讓家屬們學習並互助,成員間可以互相交流資訊,比如對復發的擔心,彼此經驗分享後,對於未知的害怕也許會找到面對的勇氣。

 

森杰透過引導成員倆倆互相自我介紹,分享近來的心情、煩惱,緩解進到團體的壓力,讓成員們在團體中建立關係,也透過成員間彼此分享經驗,發現原來你也跟我一樣,不是只有我會這樣想。

 

在成員分享的過程,森杰協助成員梳理內在的風暴,讓家屬看見藥癮是症狀,而症狀通常都有許多原因,因此請家屬不須一直內疚是否是自己的教育造成用藥者的藥癮議題,並提到家屬需要真正認識自己及用藥者本身,在看見自己的需求同時須學習「分化」,用藥者的人生是他的責任,家屬自己的心情跟需求要自己負責,若要對方為自己負責,很容易就會變成控制。

 

而要如何為進行分化則是一大課題,當看見自己糾結,要練習自己面對及處理自己的糾結,並學習過自己的人生,家屬要學習成全及放手,讓用藥者過好自己的生活即可,過程中家屬只能盡量陪伴。

 

森杰也談到避免在有情緒的時候溝通,有情緒的時候只會講出情緒的話語,因此可讓彼此有個緩衝,待情緒平穩後再彼此討論,也談到避免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對方,此舉反而會導致雙方無法說真話,而若不信任對方則容易把對方推走,因此我們需要帶著相信,以及花時間不評價的去聆聽。森杰談到:「願意說就是最美的禮物」

 

 

針對持續參與家屬團體的成員,森杰也給予勉勵,說道只要關係在,即便不溝通,也是溝通,因為關係是種承諾,而用藥者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處理關係、情緒以及性行為等等,而家屬參加家屬團體,目的就是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邀請家人一同討論,同時也提醒家屬及藥用者都需要懂得適時的求助,找到自己可以討論的對象,如家人、朋友以及社福團體進行相關討論。

 

過程中因也有伴侶的經驗分享,也談到伴侶親密暴力循環:蜜月、權力、暴力、道歉,而重要的是道歉後有沒有反省、改變,若道歉後又回到一樣的課題,就需要伴侶諮商,需要學習更多事情,不一定是專注在藥癮上。

 

森杰最後談到家庭的根本,在陪伴的過程中要帶著「愛、理解、尊重、相信」,藥癮的路上很漫長,家屬需預備好最壞打算,但只要用藥者活著就有其他改變的可能性,在藥癮的路上有需多不同的方法,要嘗試過才會知道最適合的方式,因此家屬跟藥癮者皆可以到不同的機構接受服務,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家庭溝通,從調節開始(林杰勳諮商心理師)

 

下午的課程杰勳心理師帶領大家從牌卡分享,讓成員間對家人的用藥狀況產生共感,並對於彼此長期陪伴的疲憊等各種心情也互相同理。

 

而團體中剛好有伴侶也有父母,身為伴侶分享身為同志的壓力,和陪伴用藥家人的心情和歷程,讓父母知道孩子不會只有自己可以依靠。伴侶也告訴父母,其實都有從父母的舉動中感覺到父母的體貼,只是這些像是難以說出口的默契,但這就是愛在關係中流動著。

 

杰勳心理師談到大部分的家屬不會希望孩子不好、吸毒、身障等,因為都希望孩子快樂、平安,但需要學會放手,並過好自己的生活,讓用藥者獨立,杰勳心理師也談到服務經驗上常看到用藥者經常在戒癮與減害之間的擺盪經驗,而過程中怎麼好好討論才是重要的,需思考對於藥癮者的人生的復元是什麼,是不是藥癮者本身要的,並也提到很多藥癮者用藥是為了逃避痛苦,因此要看見為何藥癮者要用藥。

 

而家屬與藥癮者的關係往好的方向發展,彼此才會有溝通的可能,若評估自己難以好好與用藥者討論,也不用勉強自己,可以找同儕或專業的工作人員協助討論

 

 

過程中杰勳心理師帶了一個小活動:「畫出你的家庭圖」,看見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是如何保持連結的,發現用藥反而是修復關係的機會、一起成長的機會,因為家人用藥的議題,開始經營關係、溝通、尋求支持。

 

杰勳心理師也談到家屬何時可放手,何時可放心,在和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可以學習自我覺察,並以冰山理論說明外在行為和內在想法,也提醒大家時常產生的行為與內在的想法不一致,因此時常希望與藥癮者有好的連結,最後卻變成控制,並把對方推遠,也教導成員學習看見自己的限制並設下界線,同時創造連結,思考如何回應,並自我照顧。

 

杰勳心理師提到:「把擔心放下,把關心留下」,並提醒需練習變成兩個成人的溝通,而非父母對孩子的溝通,也提醒回應的技巧及思考方向,若以問題導向,關係容易變僵,要改變成解決導向才可以討論

 

最後杰勳心理師也提醒成員要記得好好照顧自己,而怎麼自我照顧的前提,是需要建立一個價值觀:「看到他、接受他、放下他」,做自己並非依照自己的喜好,而是面對別人的情緒,還能夠相處及珍惜,並帶領成員重新複習認識這些方法:深呼吸、按摩、正念......,自我照顧的方式聽起來都很基礎,但我們常常會忘記。

  •    
 
TOP